欢迎您访问广西灵山县文化馆官网!

非遗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非遗中心 > 自治区级

烟墩大鼓

来源:时间:2019-07-05访问量:

灵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行政区域面积3550平方公里,总人口160万。主要居住着汉、壮、苗等民族 。这里,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千年古荔, 文化底蕴深厚,岭南文化特色浓郁,是岭南灵山型铜鼓的发祥地,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闻名广西的明清时期建筑群落—大芦村。

  烟墩大鼓主要分布在灵山县烟墩镇及平南镇、沙坪镇的部分村庄。每年春节,当地人就欢聚一堂,“击鼓迎春”。

 烟墩大鼓主要取材于樟木或楠木等良好木材,其制作工艺主要是在木材上凿空作为鼓身,在鼓底下留有发音气孔,然后再蒙上经过泡制的生牛皮后制作而成。烟墩大鼓主要由鼓面、鼓身、鼓脚和鼓架四部分构成,形状大小因木材而异, 鼓面直径多为0.8-1.3米,鼓高多为1.8米,最高达3米。鼓状上宽下窄,形似蕉蕾。鼓脚是固定鼓身的框架和敲打鼓面振动发音的共鸣箱。 

 墩大鼓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高音鼓音质清脆、响亮,中音鼓音质浑厚,鼓声铿锵悦耳;低音鼓音质深沉,鼓声柔中带刚,犹如雷鸣。

烟墩大鼓的演奏形式主要是以摆鼓阵的方式, 打法多为四拍子, 和锣、钹同时演奏,它的演奏方法主要有起鼓、压鼓、滚鼓和收鼓。

  烟墩大鼓是广西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鼓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元、明时期开始用于战事和祭祀、节庆等乡村大事,到了清朝成为灵山民众民间娱乐和“击鼓迎春”等民俗活动的工具和乐器, 至今仍以活态形式存在,是社会大众音乐审美情趣、邻里和睦相处的重要载体

 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烟墩大鼓也同样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1、青年人长期外出务工, 年纪高的鼓手在打奏这样高大厚重的烟墩大鼓时又力不从心 。因此,烟墩大鼓在鼓手传承上面临着断层的危险。

2、健在的制鼓工匠年事已高,制鼓在技艺、时间、体力和成本上要求较高,青年人不愿意学,制作烟墩大鼓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

3、烟墩大鼓的击鼓手法、鼓谱、擂鼓习俗等都是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知道、了解的人也越来越少。

 4、由于现有的保管条件、环境和设施较差,加上村民的保管意识薄弱,许多大鼓没有得到较好的保管,一些鼓体也开始受损,现存的烟墩大鼓面临着数量减少的窘境。

 下一步我们将把保护、传承烟墩大鼓的工作列入文化发展规划,制定烟墩大鼓的保护、传承措施,对烟墩大鼓实施保护:

1、 全面开展烟墩大鼓的普查工作,挖掘、整理烟墩大鼓的鼓谱及其他有关资料,建立烟墩大鼓数据库。

2、建设烟墩大鼓传承展示基地,保护、传承好烟墩大鼓。

3、组建烟墩大鼓民间协会,组织开展烟墩大鼓比赛及其他击鼓娱乐、竞技活动。

4、举办鼓手和制作技艺培训班及其他传承、传习活动,培训、培养打鼓、制鼓人才。

烟墩大鼓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丰富和完善中国传统音乐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下,烟墩大鼓不但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而且还能得到更好的发扬和光大。


前排左三: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原副司长马盛德到烟墩大鼓传承基地调研,摄影者:黄国存(2018年3月12日,烟墩镇邓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