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湾畔,地处钦江上游,县境地貌以丘陵为主,属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余脉,属低丘陵地区,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花岗岩风化物。这里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给竹子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奠定了灵山竹编工艺发展的基础。
灵山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县辖平南镇、烟墩镇尤为突出。据考古资料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灵山竹编工艺主要选竹、砍竹、去青、破蔑(破竹丝)、过剑门六个阶段十几道工艺。首先要选择生长三年左右的竹子,竹子要选在山坡上,湿度不高的地方,而生长在山麓、河道旁的因其水分太充足而韧性不够都不适宜用来做竹编。选好竹子后对竹子进行去青、阴干处理,使其柔韧性更佳利于编织。接着就是把竹子剖成约为宽1厘米厚为0.2厘米规格的竹蔑,灵山竹编所用竹蔑分为经蔑、底蔑和竹丝,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有些竹丝仅为头发丝大小。破蔑后要过剑门,过剑门的目的是为了让蔑丝去毛,达到大小均匀,粗细一致。当地的老师傅说:竹篾做得好是竹编成功的一半,看师傅编织水平如何,从他竹篾制作就可以看得一二了。而一个较好竹编师傅,至少需要有三年以上的竹篾制作经验,非常考验制作者的工艺。
传统竹编的编制方法一般是通过合理的经纬交织穿插组合而成的,这种纵横交错的装饰方法,形成了竹编所特有的极具韵律的美感。灵山竹编的编织方法一般有起一编、落二编、压一、压二、压三、串底、二绕加经、三绕锁口等方法,在编织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其中一种或多种手法并用。如在编织箩子底部是就是用“起一”编,当编到一定大需要向箩子身过度的地方就用到“二绕”或“三绕”有利于改变经篾的走向,在编织箩子身大面积部位时就用到“起一编”,这样利于节约编织时间,也利大面积的统一美观需要,再到了锁口阶段时就用“三绕”,锁口是竹编制品体现价值的重要环节,更考验制作者的水平,锁口的讲究和细节处理得好,既能增加成品的坚固性,更能大幅提升竹编的美感。编织完成后,成品需要做高温防酶、防虫处理,处理后的竹编制品可以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灵山竹编一般都保留着竹子自有的颜色,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一件成品在编织过程中不需要胶水或使用钉子就可以做到连接紧密,整体严谨美观。
灵山竹编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竹编业发展前景良好,部分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然而,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灵山竹编主要靠一些中老年手艺人支撑,有些传统特色产品已面临失传,对灵山竹编进行保护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