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广西灵山县文化馆官网!

艺术长廊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长廊 > 音乐舞蹈

忆南宁丨壮族三声部民歌:民间音乐的一朵奇葩

来源:时间:2019-01-05访问量:

 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经过漫长的岁月发展起来的,据学者推断,这一民歌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史书记载:“壮人迭声合,含情凄婉,皆临居自撰,不能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

  它发源于马山县加方乡、古零镇、古寨乡、里当乡,自古以来当地群众称之为“欢哈”(汉译意为“合声”山歌)。它所表现的是壮族人民劳作之余,在山野对歌,借由最能拨动心弦的歌腔和声势来表达最炽热的感情以感染对方,是千百年来壮族人民生产生活和智慧的结晶。


喜酒歌

忆南宁丨壮族三声部民歌:民间音乐的一朵奇葩

金童配玉女,天地许,得佳偶天成;

开处福气腾,受得贫,受得日号你。


歌词大意:金童和玉女相配,这是天地都赞许的,这对佳偶天赐姻缘,自此福星高照,能够一起忍受贫苦,吃苦耐劳,受到大家的称赞,以后会过上好日子的。

 

艺术奇葩 歌风淳朴

 

  壮族人民称壮族三声部民歌为“三顿欢”或“三跳欢”,其运用两句五言嵌一句三言、两组共六句为一首欢,以及三五腰脚韵的歌词结构形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民歌中极为罕见。

忆南宁丨壮族三声部民歌:民间音乐的一朵奇葩

  这一民歌常唱的有蛮欢、卜列欢、加方欢、结欢等调。其结构为三个声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具有独立音调,第三声部陪衬和声,三个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声部间互相协调,音调柔和,风格统一。


  它还有相对固定的演唱歌本,如《达红欢》《灯焕欢》《二十四孝》等;但也有即兴创作的,即根据日常生活出口成诵。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被称作壮族民歌的“活化石”,它的发现,推翻了国外某些专家关于“东方少数民族没有多声部民歌”的定论。

 

文化遗产 民族瑰宝

 

  壮族三声部民歌内容大多反映壮族人民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热爱生活,歌唱生活,并且创造独特的民歌形式,表达自身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体现了壮族自身固有的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特质。


  另一方面,三声部民歌渗透于壮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发展变迁无不带着壮民族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等社会变迁的烙印,体现着壮民族的心理特征、宗教信仰等文化特质,承载着区域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

  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的口头文学,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它颂扬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伪、恶、丑,是民间民族艺术的瑰宝。

 

薪火相传 任重道远

 

  尽管三声部民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随着时代的变革,目前民间演唱三声部民歌已不多见,仅在马山县东部地区较为流行,传唱者多为老年人,其中巫、师道中会者居多,青少年一般不唱,也不会唱,如不抓紧抓好传承工作,三声部民歌将在民歌长河中逐渐消失,其保护性工作任重而道远。



   因此,马山县非常注重对三声部民歌的保护宣传工作。不仅对全县民间文化人进行登记管理,逐步完善民间文化队伍档案,还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建立了壮族三声部民歌表演队,同时,在古零镇安善村建立了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

  马山县还多次组织三声部民歌参加国内甚至国外演出,普遍得到认可。许多音乐人士还根据三声部民歌元素创作了不少歌曲,三声部民歌名声大噪。

  2007年,马山县壮族三声部民歌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县民间老歌手温桂元也被确定为壮族三声部民歌自治区级代表传承人,还荣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温桂元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的徽章

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让我们一起携手,保护国家遗产,守护城市文脉,传承优秀文化。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南宁发布微信nnfabu)